跳至主要内容

博文

想想社交属性网络产品为什么会火?

 在当下的流行网络中,弹幕文化正在大行其道。究其原因,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的需求,不同于过去,需要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的交流,人们之间的社交距离由于网络的原因,变得更加模糊。 过去,需要写信,打电话,现在是只要有网络就可以通过社交软件进行交流。距离不在是交流的障碍。 但是便利的同时,我们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流程被简化,需要买东西,直接网上处理,需要提交材料,网上提交;我们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少了,与机器的交流变多了。 于是产生了社交的痴迷,或者说社交成瘾。一些网络产品正是通过社交属性,进行病毒性的扩张,可以想象正是这种社交成瘾才造成这些产品的火爆。其中弹幕文化就是其中的佼佼者。这类产品通过用户的兴趣点,引入流量,通过相同用户的关注,只要是相同兴趣的人,发送弹幕,自然会进行弹幕互动, 形成弹幕聚集。 b站的弹幕文化由来已久,可以说是通过弹幕起家的了。 其实从弹幕文化来看,正是由于网络造成了,社交距离模糊,虽然便利了工作和生活,但是人们社交的需求增强了,于是乎网络产品中带上社交属性也是必然的。因为流量为王。 从现在看很多流行的app其实都是包着社交属性的,不说qq,微信,后来居上者抖音,正是通过快速社交来达到病毒式的传播。 那是什么造成了抖音能后来居上那,是人就会有交流的欲望,通过发布一个短视频,引起关注,与看视频的人互动,在产品层面,可以说抖音更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。先自我介绍,互相了解,然后进行沟通交流。 所以说在将来的产品中,或许会有更多的产品模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,模仿的越像,并且更便利的,将会是后来居上者,抖音的后浪啥时候会来那?
最新博文

Figma创建sticky效果

  Figma创建sticky效果 figma是一个设计工具,可以进行原型设计或者动效展示。 今天我们尝试使用figma来创建sticky效果,即随着鼠标滚动隐藏某些组件。 准备原型 我使用之前为了尝试用的模版进行后续创建。称为原型1。 全选当前frame的所有组件,进行复制,复制后把需要隐藏的部分选择为透明显示。 完成后复制页面展示效果: 之后为了展示固定部分的页面效果需要选取固定的组件group,并进行fixed: 我们把固定的组件挪到页面的顶端,实现顶端固定显示的效果。称为原型2。 动作设置 这样我们文件素材就准备好了,开始进行prototype的配置。 为了能够模拟实际的展示效果,我们需要设计我们的动作的触发器;可以看出sticky效果实际是滚动后消失部分组件;所以我们选择使用mouse enter[^1]的触发器来实现效果。 首先选择我们鼠标需要进入的区域,进去该区域后就会就行组件的消失效果,从鼠标滚动后变化的位置开始选择后面的组件,进行group, 进行原型设计,选择透明后的组件,使用mouse enter触发器。 然后为了能够模拟实际场景,鼠标上滑应该显示之前消失的组件,所以我们按照之前的设计,反向操作一遍。在原型2中选择除了消失组件和之前group的组件外的其他组件,group, 使用mouse enter触发器,返回原型1。 最后我们使用figma的present进行查看。可以看到顶部图片banner消失并置顶固定了一行tab。 [^1]: Mouse Enter 这允许在鼠标移入热点区域时显示目标框架,这类似于 While Hovering Trigger 的工作方式; 但与 While Hovering Trigger 不同的是当用户将鼠标移动到热点之外时,用户不会自动返回到原始框架。 这对关闭按钮很有用。

obsidian插件Advanced Slides使用

  Advanced Slides插件使用 obsidian笔记软件在预览过程中就有演示模式,需要对文档进行格式化的编写,如下: # 标题1 --- # 标题2 --- # 标题3 不要使用_Front_-_matter_进行编辑,以避免无法进行识别,格式为标题+ --- 分割线进行一页的区分。 不过在编辑过程中,不能看到对应的界面预览;在演示过程中,缺少展示工具和快捷操作。幸好有了新的插件Advanced Slides,这个插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演示md文档的ppt。 同样不能使用_Front_- matter ,会造成无法识别,格式与原有的ob使用一致,不过当使用 + 空格展示的小段落,如下: # 标题1 --- # 标题2 + 段落1 + 段落2 --- # 标题3 那么在演示过程中,第二个标题页时,段落不会立即展示,会与ppt一样,点击后才会出现段落1,再次点击才会显示段落2。 左下角的工具按钮,有显示演示大纲 有网格的预览界面 也有画笔直接在演示界面上操作。 可以说这个软件在ob的演示功能上让使用者可以操作的空间更加多了,太棒了!

Netflix使用体验

  Netflix使用体验 之前看鱿鱼游戏,和尸战朝鲜,不得不说剧是真的好看;还有之前的毒枭,纪录片的质感,连演员也找了神似的人来演,可以说是神还原了,和片尾的实际画面比对,让人欲罢不能啊。而且是一次性放出。 想体验下奈飞,用了魔法注册账号,选择套餐,绑定信用卡后,开始愉快的享受😎。 页面浏览 与国内流媒体的体验做下对比, Netflix首页 Netflix首页显示的一目了然,主页显示当季大热的节目。分别列出种类,通过不同的筛选,可以定位一系列想看的节目。 Netflix主页分类 流畅度 可以说是与其他国内流媒体最大的差别体验了,要知道这是使用了魔法后的体验啊。但是在观看或者浏览的过程中并没有让人卡顿的现象出现,真是让人惊讶。无论是浏览过程中弹出的小视窗,还是点击播放,都可以说是流畅丝滑。而且与国内不同,付费后就是 免广告 ,没有收费看广告,真快乐。 主页tab 主页中可以看到,节目,电影,新鲜热播,我的列表,按语言浏览;分别点进去,展示效果基本与主页一致;我的列表会显示勾选播放的视频; 按语言浏览则显示了奈飞作为国际流媒体的搜索纬度。 账号管理 奈飞不仅在视频播放浏览上进行优化整合,还在账号设计上下了功夫。 注册一个账号,会生成5个子账号,你可以通过不同的设定把账号权限设置不同,你可以设置儿童账号给视频分级,可以设置单独的密码给每个账号。每个账号之间的资料各自独立。 所以会有合租一辆车,去看奈飞的,平摊下来它便宜啊。 多平台安装 电脑win或者mac上使用web端进行浏览就已经很好了。 安卓或者ios都需要用到魔法才能安装app体验。 如果需要体验最佳的效果,需要安卓版本安装到TV中,又是需要魔法的时候。 以上就是Netflix的使用体验了。

使用obsidian配置模版创建hexo博客

使用obsidian配置模版创建hexo博客 在ob中使用tamplate创建文件,可以提前设置好yaml信息,避免后续的重复操作,让写博客就是写博客,只需要进行一次模版创建,后续生成的博客就会一致了。 template设置 首先创建模版,配置相应的yaml参数: --- banner_img: title: <% tp.file.title %> date: <% tp.file.creation_date("YYYY-MM-DD HH:mm:ss") %> category: tags: - --- # <% tp.file.title %> <% tp.file.cursor(1) %> 为了方便编辑在最后加上鼠标插入,当创建该模版后,文字插入符自动进入书写 后续为了和其他模版区分开来,在ob中新建文件夹hexo博客,并在template插件中设置,如果在该文件夹中创建则使用该模版 这样当我们在ob中新建了博客后,只要直接复制文档到hexo的source文件夹中部署,就可以开心的享用博客了。

hexo博客搭建记录

搭建过程主要援引微信文章 我愿称之为建站神器:Hexo+Kaze+Gitee! 搭建过程 前置要求 Node.js Git 以上两个都已经安装成功后,开始安装hexo 执行命令 npm install -g hexo-cli 查看是否安装成功 hexo version 可以通过 hexo help 指令获取使用帮助 hexo建站 使用 hexo init <folder> 指令就可以在指定文件夹下建立站点 文件夹中会自动创建相应文件,基本结构如下: _config.landscape.yml:自定义的主题配置文件,此处的 landscape 是默认主题。配置其他主题可以参考这种方式。 _config.yml:站点全局的配置文件。 node_modules:node 模块文件夹。包含可执行文件和依赖的资源。 package-lock.json:node_modules 文件中所有模块的版本信息,模块来源。 package.json:Hexo 框架的基本参数信息以及它所依赖的插件。 scaffolds:scaffolds 原意是脚手架,这里可以理解为模板文件夹。当你创建新的文章时,Hexo 会根据该文件夹下的对应文件进行初始化构建。 source:资源文件夹。这里是你放自己资源比如博文和图片的地方。 _posts 文件夹下的 Markdown 和 HTML 文件会被解析并放到 public 文件夹下。其他文件或文件夹,如果开头命名不是 _ (下划线),也都会被拷贝过去。 themes:主题文件夹。Hexo 会根据主题来生成静态页面。 本地启动命令 hexo server Hexo 会启动服务,将默认生成的网站运行在本机的 4000 端口上,可以直接访问 http://localhost:4000 就能看到网站首页,它基于默认主题生成,同时有一篇默认文章。 参数相关可以查看[[我愿称之为建站神器:Hexo+Kaze+Gitee!]]中收录信息 常用指令: 创建文章 hexo n "xxx" 运行服务 hexo s 生成静态文件 hexo g 部署 hexo d 站点托管 使用Gitee Pages服务 新建仓库,并使仓库名和账号名一致,以避...

互联网记忆随笔

互联网的内核就是信息的分享 基于人们对自我发声的追求,当互联网刚刚上线之初,只要上线了任何东西,都能被大家感知;到后来需要使用搜索平台来进行信息的搜索;再到为了让人们能够更快更迅速的发声,有了Twitter和微博。信息被共享了。 物联网也被提了出来,将来会有更多的实际的物品被共享,共享单车,共享雨伞,拼车,其实都是物联网共享的产物。